加了内存条和硬盘,这是我开发环境发生的变化 买了块致态的 2T 硬盘和一根英睿达的 32G 内存条。 Dev Drives根据 Grok 的 research,在我的大部分场景下,Dev Drives 可以减少 20% 的构建时间,没有理由不享受这免费的性能提升。 配置起来非常简单,在 Windows 设置中搜索“创建开发人员驱动器”,然后在 Windows 11 的新版磁盘管理设置中配置即可,全程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,体验非常不错。 Doc 2025-04-08
非技术人员的域名通识科普 对于非技术人员来说,参与技术人员对域名购买的决策可能会有些困难。本文旨在帮助非技术人员了解域名的基础知识,协助他们在选购域名时做出明智的选择。 认识域名域名是互联网上的“路牌”,为具体的服务器地址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符号,方便记忆。例如,baidu.com 实际上是 39.156.66.10 这个地址的简写,用户更倾向于输入前者来访问网站。 域名的构成先来看一个标准的网址: 1https://baik 2025-04-02
企业网站备案股东须知 为客户提供在线服务是软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,但在中国境内运营网站不仅涉及技术问题,还必须严格遵守监管要求,其中首要环节就是完成网站备案。 本文旨在为各位股东解读中国企业网站备案的相关规定,重点介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备案(ICP备案)和公共安全备案(公安备案),帮助大家理解这两个备案的定义、目的、流程、相关主体及其责任,以及备案完成后企业可以开展的业务范围及其风险。 概述为了确保在中国境内提供互联网 2025-04-02
Shell Clash 配置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配置指南,用于在一台 Linux 服务器上(及其容器)配置代理上网。 安装安装文档 12345# 标准安装export url='https://fastly.jsdelivr.net/gh/juewuy/ShellCrash@master' && wget -q --no-check-certificate -O /tmp/install.sh 2025-03-23
找回数字生活 噪音逐渐淹没了我。于是,我开始思考如何找回数字生活。 推荐算法还是订阅找回数字生活的第一步,应当是控制信息的源头。在这个时代并没有那么多选择,到底是屈从于推荐算法,还是主动订阅信息? 大部分做技术的人,多少会对这个问题产生一点道德义愤,并旗帜鲜明地对推荐算法嗤之以鼻。我也是这么想的,但是在为自己营造的数字花园中,我迟疑了。 在中文互联网上,用户对推荐算法的主要不满在于,推荐算法 actually, 2025-03-16
Next.js 15 迁移指南 [HIGH] async request API会 break 掉大部分 layout 和 page 的代码,需要重构。 https://nextjs.org/blog/next-15#async-request-apis-breaking-change cookies()、params、headers() 全都变成 async 的了,重构地狱。 123456789101112131415// b 2025-03-14
React Query 指南 SWR 与 tanstack-query 的取舍SWR 所有用法都可以被 tanstack-query cover。 但是 API 不是一致的,目前看来 tanstack-query 的 API 更原始,这意味着可以让结果更可控,同时更方便组合。 总体来讲,SWR 的舒适区非常小,适合应用规模很小没有复杂的 mutation 的场景,用熟练了会让人感觉四两拨千斤。而 tanstack query 2025-03-14
React 19 升级指南 前言略掉了这些内容: Server action,因为新特性跟升级无关 Form,因为社区表单方案足够优秀且成熟 Class component 相关设计,比如 str ref 和老 ctx 老 react-dom 的设计,比如 render 和 findDomNode 只谈重点。 函数组件[LOW] 新的 Ref 设计暂时没有兼容性问题,可以缓步重构。 1234567891011121314 2025-03-14
React 规范 React 基础组件规范组件的定义方式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可组合为优先。 基础结构对于一个最小的可组合组件来说,大致结构如下: 12345678interface StepperProps { current: number;}const Stepper: FC<StepperProps> = (props) => { const { c 2025-02-14
我谈 OpenAPI OpenAPI 很有吸引力,但是或许还能更进一步? OpenAPI?OpenAPI 是一种用于描述后端 API 的规范,虽然你可能并没有听过它,但是可能已经在项目中使用了: 这个总认识吧?这是 OpenAPI 的前端(Swagger UI)。后端生成 OpenAPI Spec,再丢给 Swagger UI,就能得到上面那样的文档。* 如果对 OpenAPI 有兴趣,Swagger Edito 2024-10-09